首页 >> 二手推土机

CPI真相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筛粉机

时间:2023/05/25 11:13:03 编辑:

CPI真相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

CPI真相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2014-11-22 21:46:47 来源:张涛博客分享到:有关“这些年,发生在中国的那些事儿”系列,说书人已经和各位看官啰嗦了四件事:税事、钱事、债事和汇事,接下来的第五件事,我想和大家聊聊“价事”,即这些年有关物价变化的事情,用经济学术语讲就是通货膨胀或者紧缩。

要说物价这件事,那么CPI这个英文缩写词,马上就让各位看官想起,CPI的中文名字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,是主要由8项指标构成的一个篮子物价变化指数,国家统计局会在每月10日左右公布上个月的CPI数据,例如刚刚公布的10月份CPI同比涨幅1.6%,环比涨幅是0,表明10月份物价整体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.6%,而较今年9月份则没有变化,而目前1.6%的同比涨幅是自2010年2月份之后的最低涨幅,所以数据一出来,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伴随经济的不断下行,近期通胀似乎不是太大的问题。但问题是,这些年统计局公布的通胀数据似乎和大家的实际感受相差较大,这正是说书人要和大家聊“价事”的初衷,因为统计数据是客观的,但是如何解读数据就多多少少夹杂了主观的因素,正所谓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,曾经有一个叫瓦尔特·克莱默的德国人,就曾写过一本书《统计数据的真相》,他在书中戏言,“世界上有三种谎言:谎言、该死的谎言,还有统计数据”。

那么说书人就来解构一下,CPI是个什么东西。

CPI的构成上,各国大致都一样,基本是由食品、衣着、交通和通信、烟酒、家庭设备、医疗、娱乐教育、居住八大类消费物价指标构成,其中后七项又统称为非食品项目,但是由于各国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不同,所以八大类指标在CPI中的权重是不一样的。例如,中国目前食品在CPI中的权重为30%,相应非食品的权重为70%,其中居住类的权重仅为18%;而美国这两类的权重则分别为15%和85%,其中居住类的权重40%左右。所以在美国CPI的变化和房租的变化是一致的,而在中国则是偏离的。

那接下来,很自然的各位看官就会问,我们的CPI权重的设置依据是什么?说书人告诉大家,这个权重不是统计局做出来的,而是统计得来的,是依据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来设定的,并且根据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定期进行调整,例如2000年,食品在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50%和55%,到了2013年已经分别降至了46%和44%,相应的目前在CPI中食品的权重也较2000年有了下降。而食品在消费支出中占比的下降,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,这里又自然引出另外一个我们熟悉的名词——“恩格尔系数”。

“恩格尔系数”,是以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命名的,是指食品在消费支出的比重,而且恩格尔还发现,伴随一个国家的不断富裕,该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不断下降趋势。而观察本世纪以来,中国的情况,也符合这个规律。2000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6%和49%,到2013年则分别降至36%和38%,由此,对于官家公布的通胀数据,说书人认为其在CPI中权重的设置还是符合客观事实的,当然你要问,居住类的权重偏低了,因为在CPI中的居住类是指房屋租金的价格,而如果要考虑到大量的农村居住较高的自给率的话,实际接近20%的占比,也算客观。

所以,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构成本身,恐怕不能解释数据和我们的实际感受之间的巨大差异,问题出在哪?

说书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一如此前那些事情的管理,先给大家摆几个数据。

按照统计局公布的CPI及构成的八类指标的环比,我们就可以计算出,这个物价指数的累积涨幅,那我们以2000年为基数年,就能够算出本世纪以来至今,中国物价的累积变化程度。

第一个数据,本世纪以来至今,按照统计局公布的CPI,14年来我国的消费价格整体累计上涨了多少呢?是40%。意味着14年来,居民的名义收入被通胀抵消了40%。

第二个数据,14年间,CPI中哪一类消费品的价格涨幅大呢?是食品,累计涨幅接近110%,一个有意思的地方,如上面所说,我们的恩格尔系数是降的,意味着我们用于食品的花销是降的,照理说买得少了,价格不应该涨啊,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。

第三个数据,14年间,CPI中哪一类消费品的价格涨幅最小呢?是交通,累计涨幅超过-10%,意味着我们的交通成本少了10%,而统计局的数据又告诉我们,14年间我们用于交通的花销增长超过50%(交通占消费支出的比重)。200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交通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%和9%,目前已经分别升至12%和15%。这个情况和上面说的食品正好是反的。另外在八大类的消费品中,还有一个东西的价格也是降的,衣着,14年间累计涨幅为-4%,但与交通不同的是,衣着类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,这些基本稳定在5%~6%之间。

第四个有意思的地方,是近年来在中国出现了所谓“猪周期”,即本世纪以来的几次CPI快速上涨中,其背后均能见到猪肉价格的影子,最为明显的就是2007-2008年和2010-2011年,那两次,当时猪肉价格都曾出现快速的上涨。例如2007年四季度到2008年一季度,猪肉价格的月同比涨幅高达70%~80%,当时CPI的月同比涨幅高达7%~9%;还有就是2011年二三季度,猪肉价格的月同比涨幅高达40%~60%,当时CPI的月同比涨幅高达5%~7%。各位看官可能会问,猪肉在CPI的占比是不是很高,我告诉大家,不算高,只有3%左右,猪肉的权重和蔬菜的一样。

像上面这样有意思的地方,在中国物价的事情中,还有很多,说书人还会给大家摆摆龙门阵,而本章的重点是想和大家聊,为什么我们总质疑官家公布的物价数据,问题不是出在数据本身,而是出在我们看数据的眼光上。

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数据主要有三个口径,月度同比变化、月度环比变化和年内平均变化,而这三个数据都是在说物价的一个相对变化程度,例如,月度同比变化说的就是这个月与去年这个月变化了多少,月度环比变化说的是这个月与上个月变化了多少,而年内平均变化无非就是这一年各个月物价变化的平均值而已。而物价给我们的实际感受却是我们买的东西的绝对价格涨了多少,换句话说,10年前(或者5年前、3年前、1年前),我们用1000元去超市买东西,东西能装满一辆购物车,而10年后,买同样的东西,同样是花1000元,而购物车连半车都装不满。因为这些年物价一直都在涨,已经累计涨了40%,如果你仅仅是买食品的话,现在怕是花1000元,只需要一个购物袋就足够了,因为这些食品累计涨了110%。

这么一来,仅凭一个1.6%的CPI月度数据,就可以满心欢喜地认为东西便宜了吗?反正说书人高兴不起来,当然说书人今天和大家讲的这个故事,与规范性的经济分析有所差别,例如,有关CPI降了,官家是不是应该降息的讨论,类似这样的差别,说书人会在随后和大家聊一聊。还有就是上面摆的四个数据,同样也是四个有意思的地方,究竟其原因是什么?也是说书人打算在“中国价事”中和大家要聊的话题,且听下回书吧。■

上一篇:西方曾认为资本主义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下一篇:中国改革万一成功 GDP7%能支撑

麦冬提取物

调理脾胃气机十法

挂桶垃圾车

奥迪双钻四驱车

新疆装饰公司

相关资讯